保证防爆电机安装过程中隔爆面完好,需围绕“防损伤、防污染、保密封、强固定”四大核心,从安装前准备、操作过程、细节管控到后续检查全流程把控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安装前:提前排查,避免先天隐患1. 隔爆面预检查,筛选合格部件
开箱后优先检查隔爆面状态:查看机座与端盖、接线盒盖与盒体、轴承盖与端盖等核心隔爆面,确认无裂纹、变形、锈蚀(锈蚀会导致接合面粗糙度超标),无深度>0.5mm、长度>20mm的划痕或凹坑(轻微划痕可用细纱布(400目以上)沿接合面纹理轻轻打磨,严禁横向打磨破坏密封纹理)。
核对隔爆面参数:依据产品手册确认接合面的“间隙、宽度、粗糙度”符合防爆标准),可用塞尺或粗糙度仪实测,不达标部件严禁安装。
2. 工具与环境准备
准备专用工具:使用无棱角的铜制/塑料工具(如铜扳手、塑料刮刀)拆卸或清理隔爆面,严禁用普通钢制扳手直接敲击隔爆面(避免金属碰撞产生划痕);打磨隔爆面需用专用细纱布,禁用砂纸或砂轮(易造成过度磨损)。
清理安装环境:移除现场的粉尘、金属碎屑、尖锐杂物(如螺栓、焊渣),避免隔爆面与杂物摩擦受损;若环境粉尘较多,可在隔爆面附近铺洁净的防静电布,临时覆盖保护。
二、安装中:精细化操作
1. 隔爆面清洁:防污染、防腐蚀
清洁方式:用无腐蚀性的溶剂(如无水乙醇、专用防爆清洗剂)浸湿洁净棉布,轻轻擦拭隔爆面,去除表面的油污、粉尘或氧化层,严禁使用机油、黄油或普通清洁剂(机油会吸附粉尘堵塞密封间隙,清洁剂可能腐蚀隔爆面)。
清洁后防护:清洁后若暂不安装,需在隔爆面薄薄涂抹一层防爆专用防锈脂(如2号钙基脂,厚度≤0.1mm),且仅涂在非密封贴合区域(避免防锈脂进入接合面间隙,影响密封效果);涂抹后用洁净塑料膜覆盖,防止落尘。
2. 装配操作:轻装轻放,避免强制受力
对齐与贴合:安装端盖、接线盒盖时,需先将隔爆面对齐(可通过定位销或螺栓孔辅助定位),确保接合面完全贴合无错位,严禁强行按压或敲击(避免隔爆面因局部受力变形,导致间隙超标)。
螺栓紧固:使用原厂配套的防爆螺栓(带防松结构),按“对角均匀拧紧”原则操作(如接线盒盖螺栓,先拧对角2颗,再拧另外对角2颗)。
3. 规避违规操作:禁止破坏密封结构
严禁私自修改隔爆面:不得切割、焊接隔爆面,或在隔爆面上钻孔(即使微小孔洞也会破坏防爆密封,导致可燃介质进入电机内部)。
密封件适配:隔爆面配套的密封圈(如接线盒进线口密封圈)需与电机型号、电缆直径完全匹配,安装时确保密封圈无扭曲、无破损,压缩量控制在1/3-1/2(过松漏气,过紧会挤压隔爆面导致变形)。
三、安装后:复查与防护,巩固完好状态
1. 隔爆面密封性复查
间隙检测:用塞尺(精度0.01mm)检测隔爆面贴合处的间隙,确保不超过标准限值;检查螺栓附近、边角等易出现间隙的位置,若发现局部间隙超标,需重新调整螺栓扭矩或更换密封部件。
外观复查:确认隔爆面无新的划痕、压痕,防锈脂未污染密封区域,所有螺栓无松动(可用扭矩扳手复校扭矩)。2. 临时防护与标识
若安装后暂不运行,需在电机外壳(含隔爆面区域)覆盖防雨、防尘的防爆防护罩(材质为金属或阻燃塑料),避免雨水、粉尘长期附着导致隔爆面锈蚀。
在隔爆面附近粘贴“禁止敲击”“隔爆面严禁损伤”标识,提醒后续调试或维护人员注意保护。
四、特殊场景:
针对振动电机的额外管控振动电机的隔爆面因长期受激振力影响,易因振动导致螺栓松动或接合面位移,需额外注意:
安装时在隔爆面螺栓的螺纹处涂抹防松胶,增强螺栓防松效果;
振动电机试运行后(空载10分钟),需再次复校隔爆面螺栓的扭矩,防止振动导致螺栓松动,破坏隔爆面密封。